近代以来中华崛起的伟大历史进程
来源:华体会网页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09-15 05:22:02
来源:华体会网页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09-15 05:22:02
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一个社会的德是存量守恒的,它的再分配循环周期,孟子认为这个周期的极限,就是五百年左右。社会德的分配失衡,已经彻底腐朽了,人人都活不下去了,这样一个时间段就会出现一个圣人,几百年的德都循环到他的身上,对这个社会进行彻底的改造和彻底的资源再分配。
著名气象学家、浙江大学前校长竺可桢曾研究了中国近5000年来的气候,发现有多次变化。
从这个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周期表能够准确的看出,温暖期的中原政权,国力强大,领土广阔;寒冷期则是北方游牧民族强盛,中原政权萎缩。
究其原因,北方游牧民族完全靠草原养活自身,当气候寒冷时,草原上的出产减少,只能南下抢掠中原。而南方也因寒冷导致作物减产,国力受损,只能向南退守。所以,气候变冷时,中原王朝会面临内外交困的窘境。
于是,大清朝入主中原后,中华民族按照历史周期律又一次面临道德大倒退。这是怎么回事呢?很简单,清朝作为草原民族本身是奴隶制社会,入主中原后,承袭中原社会的封建制度,日臻完善,自我感觉良好,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哪里还顾得上西方更发达的工业文化革命。所以,清朝末期遭遇西方列强侵略就是个必然发生的事情。
在这里,我要重点强调的是中华文明能够延续几千年,根源在于中华经典文化是道德文化,代表作有《易经》、《道德经》、《论语》、《孟子》等。
《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说明什么呢?说明万物都要自强不息,是天定的法则,人只是接受者和执行者。生命的本质,只是一股强阳之气,它必然的要接受天地的支配,而不是自我意志的支配。凡是遵守天地法则,执行得好的人,天就奖励他。凡是违背这个法则,拒不执行,或者执行得不好的人,天就惩罚他。这套机制是自然道德法则。
道用阴阳二气,创造生育了天地万物。万物生出来之后,再用德来进行养育和管理。凡是违背自然道德法则的生命,则被自然淘汰。这样万物就能够一直自强不息和生生不息下去。
道德是人类精神之本,是万物生生不息的第一推动力。由此,建设人类的精神力量,根源上就要学会正确地理解、建设和运用道德力量。因为道德是人类生命精神力量背后的源动力。
那具体的来说,到底什么是道德呢?道,简单的来说,我们大家可以理解为,它是指创造万物的造物者,并且同时还设计出来了万物运行的规则,道是一切的设定者。那什么又是德呢?万物被道生育出来之后,它们自己要生长,万物之间,要互相的交往要协作,这些都得需要一套机制和系统,来管理它们。这个机制,我们大家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它就是德。
古人说君子之间要以德相交,这个德,也可以类比地理解为,它是万物之间的交往通信协议。如果说,道是一切的创造者和规定者,那么德就是一切的管理者和运维者。它负责管理万物的运行,是不是遵循道设计出来的这个宇宙法则。
继续追问,那道和德之间,又是啥关系呢?人能循道,就可以有德。如果人背道,就会无德。也就是说,需要先有道,人才能有德。有德的,奖励它生养它抬高它的生命高度,让它生育更多的后代。无德的生命,就惩罚它杀伐它降低它的生命高度,并且还要让它灭绝。通过德的这一层管理,根据德的等级高低,这样就形成了万物之间的差异,继而就塑造出来了万物的形态和生态系统。
万物之间,以智力大小相博,彼此相食的生存链,来谋取生存和繁衍。那为什么有的动物就要被其他的动物吃,为什么有的人就要聪明强大,有的人就要愚笨弱小。按照道德创世原理来说,这很容易解释,因为它们身上德的高下不同,从而形成了智力和强弱上的差异。
那德高的生命,他们聪明又强大,时间久了,不就把愚笨弱小的东西都给吃光了吗?如果这样的话,生命不就终结了吗?所以,要解决这一个问题,宇宙在设计的一开始,就给自然万物,设定了一套动态平衡原则。这个原则就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我们观察自然界,会发现越强大的东西数量越少,越弱小的东西数量越多。
而且它是个闭环设计,最弱小的生命,又反过来可以克制最强大的生命,比如细菌虽然在生命等级上最弱小,它又可以克制和分解一切生命。必须得说,这是多么精妙的系统设计。
如果没有强者吃弱者,弱者就会失去自立自强生生不息的生命机能,它们就会灭亡。如果强者把弱者吃完了,他们自己就会饿死。所以就要抑制强者的数量。一旦这个整个首尾相连的闭环生命圈,哪一环出了问题,天就会惩罚上下游的几环,调整它们的生命数量和质量。比如战争,比如瘟疫,比如疾病和灾祸,直到生命圈再次获得能够生生不息的平衡。
人类社会是相同。孟子说,君子之德五世而斩,小人之德亦五世而斩。这就是动态的社会平衡。如果强者恒强,阶级固化,弱者就会被强者吃光,就会灭绝,弱者都灭绝了,强者就活不下去了,社会就崩溃了。为了抑制强者,天道就会让他们走向腐化,让它们堕落,让它们低级趣味,让它们做一些缺德败德的事,从而让他们失去志向、智力和生育能力。让他们的后代越来越弱越来越傻。为何会出现败家子,旺财不旺丁的现象,为何会出现富不过三代的现象呢,背后都是天道在对德进行调控,进行重新分配。如果弱者恒弱,都活不下去了,这个社会也会崩溃。所以,天道就帮他们,让他们发奋,让他们自强不息,给他们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生育能力。
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一个社会的德是存量守恒的,它的再分配循环周期,孟子认为这个周期的极限,就是五百年左右。社会德的分配失衡,已经彻底腐朽了,人人都活不下去了,这样一个时间段就会出现一个圣人,几百年的德都循环到他的身上,对这个社会进行彻底的改造和彻底的资源再分配。
可以说,毛主席就是孟子所说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那个圣人,几百年的德都循环到他的身上,对这个社会进行彻底的改造和彻底的资源再分配。
从1840年的战争开始,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封建专制清王朝的大门。逼迫中国签下了上千件不平等条约,中国被割去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掠夺数亿万两白银,中国变成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华民族内忧外患,被世人称为“东亚病夫”,老百姓陷于“华人与狗”的悲惨境地。中华大地无数志士仁人为救亡图存,复兴中华不懈奋斗,都没成功。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横空出世,领导人民为翻身解放,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初创时期的在探索革命的道路中走了不少弯路。一些坚持“左”、右倾错误路线的领导,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对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奉若神明、照搬照抄,无视中国革命的复杂性、艰巨性,制定出与客观现实相脱节的方针政策,给中国革命和党的事业导致非常严重损失。致使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大革命失败,无数人和革命群众遭到反动派屠杀。特别是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使党在统治区的力量遭受毁灭性打击,党中央机关被迫从上海迁到江西苏区;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惨败,不得不进行长征,遭到军队围追堵截,红军陷于绝境,党的事业危在旦夕。
毛主席力挽狂澜,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正确分析了中国当时社会各阶级的情况,分清了敌人和朋友,指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主力军,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他领导红军经过三湾改编、古田会议,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官兵,建立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军队民主主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一系列建军原则和制度,使红军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他提出“打土豪分田地”,坚持走群众路线,团结人民群众,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神州大地熊熊燃烧。
1935年1月,党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毛主席进入核心,中国革命实现了伟大转折。他指挥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飞夺泸定、爬雪山过草地、战胜分裂主义,三军会师,到达陕北。党和红军绝处逢生。从此,在以毛主席为核心的领导下,中国革命披荆斩棘走向胜利。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抗战初始,政府不发动群众,实行片面抗战,几乎一溃千里。投降主义弥漫全国。1938年5月,“七七事变”不到一年,毛主席在延安窑洞写出《论持久战》。《论持久战》全面辩证地分析了敌我力量,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作战形式,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思潮,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阐释了人民战争的思想。毛主席指出:
《论持久战》一扫当时国人心中迷茫,指明了抗日战争的胜利道路。在抗战中,毛主席还提出了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策略。与顽固派采取了又联合又斗争,打退了三次高潮,既使统一战线能够得以维持,又使的革命性、先进性得以保持。中国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经过有效地组织和动员,中国民众由一盘散沙变成铜墙铁壁。人民战争的熊熊烈火,埋葬了骄狂的日本侵略者。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主席为了中国和平,不顾个人安危,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后来,撕毁协议,在美国支持下,发动了全面内战。毛主席领导人民,紧紧依靠全国人民奋起反击。从中原突围、转战陕北、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决战,以摧枯拉朽之势歼灭了军的主力。为挽救败局,提出和谈,要求划江而治。苏美等大国为了各自利益,也要求停战而止。毛主席为了祖国统一,为了中华民族不受分裂之害,坚决不学楚霸王,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人民“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推翻了统治,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创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建立,是中国有史以来翻天覆地的划时代大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改变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和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社会最底层的人民群众成为地球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一个是先轻工后重工,这基本是一条不归路。全世界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凡是走这条路的没有一个能走出来。另一条路就是先重工后轻工,苏联、中国就是走的这条路,这是一条正确的工业化道路,也是一条艰苦的道路。
因为重工业投资大、周期长,所以前期不可能搞市场经济,通过民营资本来实现,只可以通过国家的力量整合全国的资源来做,所以,前期计划经济就是必然——必须把所有的资源集中起来把重工业、化工业做起来。
但是工业化的过程需要资本不断投入,需要产业一直在升级,后发国家不可能学习西方列强通过掠夺殖民地实现资本积累。
所以,在重工业初步实现之后,就必须经济转型,通过市场经济来发展轻工业,轻工业起来之后再带动重工业升级,如此交替循环逐步实现产业升级。
苏联在70年代错过了经济转型的关键时间窗口,而中国恰恰在这一段时间窗口启动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那一年小平74岁。一个74岁的老人能以莫大的政治勇气来推动一个大国做全面的政治经济转型是非常了不起的,同样,小平能开启这个伟大的事业也是因手下有一大批40——50岁年富力强的中坚力量。
小平有句名言:路线确定了,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没有这帮40——50岁年富力强的干部,小平就是有心改革也找不到可靠的执行者,这就是中苏国运的差别。
坚持改革开放:就是不因循守旧,以创新包容的态度来应对国际国内变化的形势;
后来几十年的历史证明,这两条原则简直就是中国社会的定海神针!小平的智慧与远见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毛主席到小平以及周总理等一大批我党的高级领导人——中华民族在民族危亡之际突然涌现出一大批雄才大略的人杰,各位明白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什么吗?这一个国家国运来了!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历史实际上的意思就是一部中国逆袭的历史,这个“逆袭”的历史用一句大白话描述就是——中国扮演了发达国家粉碎机的角色。
啥是发达国家粉碎机?就是任何一个细分行业,只要中国实现技术突破,然后就迅速做成白菜价,然后就搞得发达国家相应行业纷纷破产,最后就被中国垄断了这个行业。
最典型的就是家用电器,20年前我们家用电器市场被日本品牌所垄断,现在呢?我们的格力、海尔、美的这些自主品牌早已把日本品牌打得溃不成军,不仅垄断了国内市场,而且进军海外,占据了全球大部分市场份额。
再比如我们的通讯设备,以前连交换机都要进口,现在呢?华为慢慢的变成了全球通讯设备的霸主,连美国倾全国之力打压也奈何不得。
一个是人力优势。我们每年毕业的理工科大学生有350万人,是整个西方世界的总和(美国只有40万),任何一个细致划分领域我们都能集中足够的人才数量搞科技攻关。而且我们的人才特别勤奋。
一个是我们科研投入渐渐上来了。中国科研投入现在是世界第二,最迟到2022年将超过美国变成全球第一。
有人又有钱,所以,我才说,我们光是吃工程师红利都可以再吃十年——这个工程师红利的意思就是,哪怕没有科学技术革命,我们就是堆人堆资金存量博弈,也可以把大量发达国家的高端产业抢过来。
现在明白美国为什么如此忌惮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主要是因为中国这种逆袭能力太强悍了——人力资源超级充沛,啥领域都要掺和,一旦突破就做成白菜价,就垄断这个行业。
过去,发达国家人口有限,所以,一旦技术突破产业升级,就会把低端产业转移出去。但是某东方大国简直就是一个另类。一方面拼命搞产业升级,但是同时绝不转移低端产业——讲句政治不正确的话——吃到嘴里的绝不吐出来——因我们还有大量的落后地区,还有好几亿的低收入人群啊。
所以,为什么我对未来经济前景充满信心?因为我们是发达国家粉碎机,最不怕存量博弈啊!
公元前4000年左右,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以及中国的黄河流域,出现的以金属工具制造、使用和以水利技术全力发展为标志的农业革命,可视为人类第一次产业革命。一直延续至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发生了以纺织机的发明和蒸汽机作为动力普遍的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和美国引领了以电气化、化学应用和内燃机三项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70年代至今,特别是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与手机的普及应用,网络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带来的信息产业大发展,带来了第四次产业革命(信息产业革命),这一次,中国抓住机遇,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信息产业强国。从时间轴看,产业革命呈现加速趋势。
第四次产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全球生产网络是中美必须协同的内在原因。中国与美国的捆绑,实现了美国信息工业与技术向中国大转移。信息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70年代,和恰在节点时刻,联美抗苏,实行对外开放,主要是对美开放。、和三代领导人领导期间,中国韬光养晦,在苏联倒台后,又抓住了“反恐”、“2008金融危机”两次战略机遇期,与美国捆绑(深度捆绑),实现了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同步。当奥巴马、特朗普上台,美国悔亦晚矣。
前四次科技与产业革命满足了人类从吃饱、穿暖、住行电气化到社交网络化的物质层面需求,以生命科技与智能科技为支柱的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则是满足人类更高层次需求——“有尊严的生存与发展”。
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将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三大革命的交叉融合。这是一次“完整意义”的复合型科技与产业革命,明显区别于前四次科技产业革命。从科学角度看,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将是一次“新生物学革命”;从技术角度看,将是一次“创生和再生革命”;从产业角度看,将是一次“仿生和再生革命”;从文明角度看,将是一次“再生和永生革命”。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是一次改变人类自身的科技革命,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模式,从学习、工作、家庭到寿命等。如果它的预期目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人类文明将进入“再生时代”。
前四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世界格局和许多国家的命运。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其影响将超过前四次科技与产业革命。相关研究表明,从现在到2040年前后,将是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孕育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在带来世界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
以生命科技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五次技术革命或许能为人类真正带来“自由、民主、博爱”。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解决困扰人类社会千百年的信息对称问题:区块链技术已使去中心化的金融体系成为可能;生命科技的快速的提升正在使人类逐步实现摆脱疾病和死亡的愿望;将AI的深度学习能力与机械力量相结合的智能制造等,有望彻底消灭人类社会中的剥削、压迫和奴役,为人类打造一个真正的“自由、民主、博爱”社会。
美国和中国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积累了全世界最为完备的基础设施,有利于第五次产业革命的发生。
当前正在孕育兴起的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必须在累积历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基础设施成果的基础上展开,尤其第四次产业革命打下的信息化基础更重要,如互联网、光纤、手机、卫星等。尽管如今日本和德国也表现出良好的势头,但因其均欠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积累而使他们缺乏足够的基础和实力与中、美抗衡。反观前四次科技与产业革命不难发现,没有一点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一样全部完成前四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并进入到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中,因此,在当今正在兴起的第五次产业革命中,中国和美国因具备更加完备的基础和条件而成为主角。
可以说,世界第五次产业革命的终极擂台上,只剩下了中美两国,中美之争绝非贸易战,而是科技与产业之战。中国也绝无可能再韬光养晦(否则美国人岂不是傻子),唯有知己知彼,放手一搏。既是第五次产业革命之争,中美的斗争焦点必然围绕信息工业、智能产业与生命产业领域展开,双方攻防也必然会围绕研发能力、转化能力,三大产业基础设施能力、市场规模能力而展开。
市场规模是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不可或缺的因素。中国不仅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可以抵御海外市场的波动,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赢得战略先机。如:面对美国在太平洋筑起的“铜墙铁壁”-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2013年中国战略性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覆盖了全球44亿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60%,它的朋友圈经济总量有21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0%,极大地延展了中国市场规模。据统计,从2000-2017年,美国市场规模增长到57564亿美元,增长了74.4%。而中国市场一路狂飙,增长到惊人的54223亿美元,增长了11.5倍,几乎与美国市场并驾齐驱。
中美双方在很多领域的实力不相上下,甚至不少领域是中方领先,在此背景下,美方在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竞争中攻防策略:
美方的防守要点:一是严守暂时领先的信息、智能、生命三大领域,在研发能力方面必会严防中国对美的学习复制;二是增强三大领域的研发投入与产业转化能力,鉴于美国政府的财政能力不够,预计将依次大规模削减对外援助、国内福利、军费,而投向研发与新兴起的产业基础设施;三是扶持民间的三大领域研发与产业能力,包括政府力量协助开拓市场,发挥美国优势的资本金融力量,以“股市”为载体,协助研发及新兴起的产业上市公司做大做强。
美方的攻击要点:一是破坏中国的三大产业研发力量,包括研究人员交流限制,技术禁运等;二是用各种各样的借口与手段,重点攻击三大产业的中国领军企业;三是为阻止中国发挥政治制度与财政能力,特别是能支持资助研发与新兴起的产业基础设施的能力,美国必会多种渠道刻意攻击中国政治制度、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企业政策,目标是阻止中国筹集到美国不能筹集的巨量资本投向三大领域;四是重点攻击A股、港股的科技股,特别是研发强、盈利弱的三大产业新兴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五是为阻止中国扩大国际技术集成,扩大市场范围,会通过“建群”与“破群”两手齐下,阻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
按此逻辑,中方不难推导出必行之攻防应对策略:一是强化“政制”;二是扩大跨国合作;三是重投研发经济;四是大力兴建新兴起的产业基础设施,加强三大领域转化能力;五是加强金融对研发及新兴起的产业支持能力。
第五次产业革命将是人类最后一次产业革命,以信息工业、人工智能、生物科学技术为三根支柱的产业革命将彻底颠覆人类社会面貌,无论生活、文化、政治等等。
以5G大数据、区块链为特征的后信息工业技术将打破信息不对称,实现人与信用的数字化,进而颠覆《社会契约论》的上层建筑基础。而以机器人,特别是智能技术与生命技术合流,产生新型“生命”为基点,人类将通过人工生命的劳动而颠覆《资本论》的基础,人类终于能摆脱剥削奴役,生命科技将大大完善人自身生命体验。
正是基于以上技术与产业,人类才真正能轻松实现“自由、平等、博爱”,才真正能构建起“人类命运或人类幸福共同体”。
“反者道之动”,从另一个角度,以上科技将实现:①人的永生(包括数字化永生与生命体永生),②人造人(包括克隆人与人工智能人),而①+②=人即“上帝”。
人与物质的本质区别是物质永恒而人生有限,人类的组织化、社会化正是从繁殖、哺乳发端,当前人类科技与产业进步将颠覆“人”的限制,真正获得自由。但是,获得了上帝权力的人类还是人吗,实现永生的人类还需要进步吗,是否会退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